Français   走进使馆 领事服务 留学法国 来法商贸  
卢沙野大使出席巴赫瑞中秋酒会上的致辞
2024-09-28 01:24

2024年9月26日,驻法国大使卢沙野出席巴赫瑞中秋酒会并发表致辞,全文如下:

尊敬的亚历山大·巴赫瑞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要感谢亚历山大,在你的精心组织下,一年一度的巴赫瑞中秋晚宴已成为工商界人士就中欧合作议题开展交流的重要平台。根据中国传统,人们在中秋时节与亲朋好友相聚,谈心、赏月、吃月饼。今天,我愿结合大家的关注点,坦诚地分享一些看法和思考。

首先,我想谈谈中国经济形势。

去年中秋晚宴时,我用“恢复”“向好”“稳定”三个词来概括“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一年过去,中国经济各项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判断,我愿从现实和前景两个维度给大家做一些介绍。

从现实维度看,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增质升。

一是经济基本面向好。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势头,GDP同比增长5.0%;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失业率持续下降至5.1%。

二是高水平开放深化。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约占全球份额14%。吸引外资近5000亿元,处于近10年高位,在华新设外企近2.7万家,同比增长14.2%。2.87亿人次出入境,同比增长71%。

从前景维度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不断积蓄,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一是物质基础更加坚实。超大规模制造业体系是我们最大的底气。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30%,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今年8月达50.4。基础设施网络四通八达,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和公路网、邮政快递网、世界级港口群。5G基站超350万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中国是全球最具成长性、最具潜力的内需市场。从消费总量看,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网上零售额超13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从消费结构看,新业态、新模式激活消费潜力。去年汽车销量超30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三分之一,智能手机销量2.7亿台,快递业务量超1300亿件,人均近100件。今年上半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6.1%,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三是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增强。截至去年底,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达46万余家,全球创新指数上升到第12位。今年前8个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2%,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的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彭博社预测,中国科技产业合计占GDP比重到2026年有望扩大到23%。

在座的各位直接参与中欧经贸合作,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相信你们有自己的客观判断。但与此同时,欧洲也有一批纸上谈兵的所谓“中国专家”,罔顾事实,几十年如一日地唱衰中国经济。比如,有“专家”说中国经济见顶了,主要论据是去年“5.2%的增速太慢”。实际上从横向看,这些年是全球经济增速最慢的时候,各国日子都不好过。去年德国、日本为负增长,法国增长0.7%,美国也只有2.54%,这还是在假设其统计数据可信的前提下。中国经济表现已非常亮眼。而纵向看,5.2%的增速是中国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在现有巨大经济体量基础上取得的,实属可贵。还有“专家”说中国经济遇到了很多大麻烦。同所有国家一样,中国经济也会遇到“成长中的烦恼”,但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比如说前两年有人预言房地产问题将拖垮中国经济,近期花旗银行报告指出,通过一系列政策调控,中国房地产正迎来软着陆。事实上,中国经济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起来,从来不惧怕问题和挑战。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外溢,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这也是一个酝酿变革的时代。面对变局,有的国家选择以邻为壑、内病外治,有的国家如中国,选择刀刃向内,通过艰苦改革应对挑战。

中国正步入一个新的改革时代。中国共产党有三次划时代的三中全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征程。而今年7月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清晰蓝图,宣告了中国改革3.0时代的到来。

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愿用三个关键词就《决定》主要内容给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容易的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高,这也是本轮改革的一大特点。《决定》明确了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确定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党建等七大领域,提出300多项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重大改革,明确要在五年内,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这些改革任务。

二是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决定》强调,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从扩大制度型开放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再到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和合法权益,《决定》就对外开放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面对外部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带来的挑战,中国仍将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不断拓展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高质量发展。《决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重大部署,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通过高质量发展,中国将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也不断开辟同世界合作共赢的新领域、新赛道。

《决定》内容十分丰富,我建议朋友们都去读一下,你们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许多疑问都可以从中找到清晰答案。目前,围绕《决定》提出的改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正加紧出台具体举措,一系列措施办法已经或正在落地实施,相信大家很快能看到到改革的成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号角,法国和欧洲也在改革道路上艰难求索。坦率讲,我认为欧洲近些年的改革并不算成功。今年上半年,香港《南华早报》对2015年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进行梳理,认为完成率已超过86%。而反观同期出台的“德国工业4.0”,似乎成果寥寥。我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贬低欧洲,而是想说明欧洲改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近期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深刻反思欧洲竞争力下降问题,提出170项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引发广泛讨论。我们期待欧方早日就改革方向达成共识,推动改革措施落地。对于欧洲的竞争力问题,我个人也有一些观察和思考,仅供参考:

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资。要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风口抓住发展机遇,必须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中国采取的方式是市场和政府结合,既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重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战略规划作用,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欧洲在私人资本方面有强大优势,可以探索如何充分调动私人投资。当然我们也欢迎欧洲借鉴中国模式,但关键还是要坚持长期投入。

二是脱离舒适区。近年来,欧洲舆论似乎有一种倾向,把欧洲面临的问题都归咎于中国。但实际上,欧洲的改革困境、能源危机、数字化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哪一项是中国造成的?我们心里都清楚,是欧洲自己的竞争力出了问题,面对中国的强大竞争时不能像过去那样轻松赚钱了。但这不是中国的错。新产业革命引领全球竞争转换赛道,要想占得一席之地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通过流血流汗做好自己的事,搞甩锅推责这一套绝非明智之举。

三是坚持开放合作。以欧洲媒体炒作“中国产能过剩”为例。有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谈论某国“产能过剩”完全是伪命题。照这个逻辑,欧洲空客飞机、燃油车、葡萄酒的产能恐怕更加过剩。所谓“产能过剩”,不过是一些人想要对中国关上大门的借口。要知道,中国的5G、电动汽车、新能源产业代表先进产能,对中国关上大门就意味着对新的发展机遇关上大门。历史经验告诫我们,保护主义保护的是落后,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希望欧洲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欧经贸关系难免遇到一些阶段性问题,但我相信都能够通过相向而行的努力解决,双方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从中国角度看,中国持续改革开放将为包括法欧在内的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从中欧层面看,双方经济高度互补的格局没有变,中国在发展道路上同欧洲双向奔赴的决心没有变。从中法关系层面看,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习近平主席再次访法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各类庆祝活动掀起中法人文交流新高潮。各位工商界人士完全可以对中法中欧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深耕中法中欧合作,在壮大自身事业的同时,为拓展中法中欧合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http://fr.china-embassy.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