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çais   走进使馆 领事服务 留学法国 来法商贸  
卢沙野大使在Le Cercle俱乐部晚餐讨论会上的主旨讲话
2022-11-24 18:40

尊敬的Jean Castelain先生,

尊敬的Didier Kling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应Le Cercle俱乐部的邀请,出席今天的晚餐讨论会。一个月前,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法欧各界普遍将这次大会视为观察中国的一扇窗,希望从中找到未来中国往哪里去、将如何影响世界及中法中欧关系等问题的答案。我认真关注了相关评论,发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误解误读甚至歪曲抹黑。中国人常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借此机会,我愿向在座各位分享我的一些体会,也愿同大家深入交流。我认为,读懂二十大对中国、世界及欧洲影响的前提,是正确认识中国的“三观”,即发展观、世界观和欧洲观。

一、先说中国的“发展观”。

过去十年,中国提出并全面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克服国际风云变幻和诸多风险挑战,实现了“量”“质”齐升。从量上看,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6.6%,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总和,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高至2021年的18.5%。从质上看,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2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研发人员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2%;完成脱贫攻坚历史任务,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过1.2万美元,形成约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今年以来,受疫情延宕和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影响,中国经济同世界大部分经济体一样,面临更多困难、承受更大压力。一时间,“中国经济崩溃论”沉渣泛起。但事实胜于雄辩。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纵向看,今年5月份特别是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明显回升并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三季度GDP同比和环比均增长3.9%,明显好于二季度。横向看,中国经济表现在世界范围内依然突出,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与全球通胀高企形成鲜明对比。

其实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崩溃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间歇性发作,但中国经济非但从未崩溃,反而不断发展进步,成为“世界工厂”加“世界市场”。如果要评选全球“最差预言”的话,“中国经济崩溃论”一定不遑多让。

当前,中国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制定了两步走的时间表: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此,我们将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五大中国特色。一是人口规模巨大。中国人口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中国整体迈向现代化,将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版图。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意味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巨大市场潜力将持续释放。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一个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将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创造更充分条件。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永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持高举和平发展旗帜,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提供最大确定性,为完善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我注意到,一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存在误解。比如有人声称,二十大强调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更加封闭,甚至回到自给自足状态。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二十大报告重申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既然是关键一招,我们就没有理由抛弃。正如世界上的大海大洋都是相通的,中国经济国内循环的“大海”和国际循环的“大洋”也是相连相通、彼此促进的。当下,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正在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二、再来说中国的“世界观”。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二十大再次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其核心内涵,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个别西方媒体将此解读为强大起来的中国意图“称霸世界”,“打着普世主义的幌子服务一己私利”,称这将“严重危害全球秩序”。这是别有用心。习近平主席曾明确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厚植于中国文化基因和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也符合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宗旨。中国哲学历来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人5000多年来的处世之道。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100多年来的初心使命。我们始终坚信,只有世界好,中国才能发展好;只有中国发展好,世界才能变得更好。一个日益崛起的中国有责任、也有能力同各国分享更多发展机遇,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中国始终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定推动者和践行者。十年来,中国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比如中欧班列就成为保障亚欧大陆物流畅通的重要“生命线”;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带头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面对世纪疫情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34个国家派出38支医疗专家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疫苗;坚定支持落实《巴黎协定》,是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研发运用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是第二大联合国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五常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以更多实际行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持久动力。

说到中国的世界观,就绕不开中美关系。欧洲有人悲观地预测中美之间“必有一战”,担心“大象打架,小草遭殃”。可以肯定的是,这不符合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和预期。

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中美比作一个高三班级里的两名学生,美国是连续多年的“学习标兵”,而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学生。中国的目标并非超越或打败美国,因为这本身毫无意义,中国的目标是“考上理想大学”,这需要超越自我,也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要知道,中国人均GDP才排在世界60多位,人类发展指数的排名仍在70多位。为了让14亿人民过上更好日子,中国政府还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哪有心思和美国争名夺利?当然,中国也乐见美国取得更好成绩,希望同美国良性竞争、共同进步。问题在于,是美国担心朝气蓬勃、势头正猛的中国“威胁”自己的“第一”地位,千方百计对中国使绊子、下套子,还纠集别的学生一起霸凌他。

回到现实世界。美国嘴上说无意和中国对抗,但其言行处处自相矛盾:把中国定义为“最主要对手”和“最严峻长期挑战”,炮制“民主对抗威权”叙事,试图通过“塑造周边战略环境”围堵中国,胁迫各国选边站队,鼓吹对华“脱钩”。美国所做作为不仅侵犯了中国人民过好日子的正当权利,还正将整个世界推入新冷战的深渊。

反观中国,中国对美政策具有高度连续性和稳定性,概括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这是中美关系50年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两国的正确相处之道。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中美具有高度互补性,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合作空间,在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应对气变、反恐、防扩散、解决地区热点等全球性议题上承担着共同责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

“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宿命,就连提出这一概念的艾利森本人都不认为中美注定一战。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美两国应当有智慧、有能力超越对抗逻辑,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实现中美双赢和世界共赢。希望美方能与中方相向而行,纠正对中国的误解误判,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避免掉入“自我实现的预言”陷阱。

很多人认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最大风险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有效行政管辖可上溯千年,甚至比法国历史还要久远。目前海峡两岸政治分离的特殊状态是70多年前中国内战和外部势力干涉的结果。尽管如此,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割。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被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确认、被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181个国家接受的台海现状。美国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对此有明确承诺。

然而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年来,美国却屡屡在台湾问题上背信弃义,企图将台湾打造为遏制中国的棋子。以对台售武问题为例,美国政府在“八·一七”公报中明确承诺“逐步减少对台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但事实上美国非但从未停止对台军售,反而不断升级,包括出售越来越多的进攻性武器。正是在美国鼓动下,“台独”势力在岛内滋生蔓延,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在党纲中公然写入“台独”。“台独”已经变成一头横冲直撞、破坏力极强的“灰犀牛”,必须坚决拦住。近期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所采取的一切行动,都是对美国及“台独”势力危险行径的成比例回应,为的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始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解决大陆和台湾制度不同的最现实、最包容方案,最符合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我们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统一。同时我们决不容忍台湾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正如法国不允许科西嘉、西班牙不允许加泰罗尼亚被分裂出去一样。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并非针对台湾同胞,而是为了震慑外部干涉势力和极少数“台独”分子,防止其铤而走险。

三、最后谈谈中国的“欧洲观”。

中欧地处亚欧大陆两端,没有战略利益冲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支持欧盟团结繁荣,支持欧洲战略自主。八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欧要共同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这在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的当今世界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中欧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有分歧摩擦并不奇怪。关键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特别是要妥处中欧意识形态分歧。中国人常说“智者求同,愚者求异”。中欧制度不同,就如同中餐和西餐、筷子和刀叉,各有存在的理由,双方都不必、也无法改变对方,但可以相互学习借鉴,这本身也符合欧盟“多元一体”的精神。

遗憾的是,欧盟固守对华“三重定位”,且越来越突出对手和竞争的一面,给当前中欧关系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有人辩解说这是欧盟战略自主的表现,我认为恰恰相反。最近不少欧洲有识之士感叹,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越来越分不清什么是欧洲利益、什么是美国利益。在对华问题上,欧洲何尝不是如此呢?欧盟对华“三重定位”完全对标美国,不知道是站在美国的立场,还是站在欧洲的立场。欧洲如不及时跳出价值观外交的迷思,恐给其自身战略和现实利益以及中欧关系带来更大伤害。

比如,当前欧洲舆论热议“减少对华依赖”,甚至一些人鼓吹对华“脱钩”。这完全是被美国忽悠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依赖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2020年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欧贸易额突破8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欧盟对华贸易额又同比增长28.3%。如果说欧洲依赖中国,那中国也同样依赖欧洲。中国是否也应对欧洲感到不安呢?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官表示,人为将供应链剥离中国不可取,且要付出惨重代价。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脱钩”可能导致经济合作减少、相互依赖减少、信任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世界不稳定。还有欧洲学者认为,欧洲经济的真正挑战是竞争力不足而非对华依赖。这些理性的声音值得倾听和思考。

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法虽然有不同看法,但在解决冲突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决定自身立场,主张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这一立场始终如一。

中法都是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建交58年来,中法关系始终以其战略性、时代性和全球性走在中西方关系前列。当前,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保持高位运行。我认为,当世界和平发展事业遭遇逆流之际,中法应胸怀天下、担当作为,着力打造“三个典范”。

一是团结互信的典范。在坦诚对话中增信释疑,巩固战略互信,不断增强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为此,中法形成正确的相互认知至关重要,希望在座各位继续为之添砖加瓦。

二是合作共赢的典范。中法务实合作逆势增长,但潜力远未充分释放,同时也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在座有不少企业界人士,期待你们建言献策,助力中法经贸合作行稳致远,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新贡献。

三是民心相通的典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是夯实世界和平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随着疫情逐渐缓解,着眼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旅年、巴黎奥运会“三喜临门”,中法人文交流必将再次焕发生机活力。期待法国各界朋友的积极参与。

我就讲到这里,下面我愿同大家交流。


推荐给朋友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京ICP备0603829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http://fr.china-embassy.gov.cn/